姓氏:
出生日期:
姓名:
出生日期:

唤起搔头急

2024-05-22 23:13:49

『唤起搔头急』诗句汉字解释:

唤:形声。从口,奂声。本义呼,叫,;唤,呼也。--《说文新附》;不闻爷娘唤女声。--《乐府诗集·木兰诗》;千呼万唤始出来。--唐·白居易《琵琶行(并序)》;又如唤门(在门外叫内边的人开门);唤应(呼应,照应);唤字叫背(掷钱猜正反面赌博;呼唤使来;虑诸公不奉诏,于是先唤周侯、丞相入。--《世说新语·方正》

起:词性:动词,介词,副词等,词义丰富。作动词时有起来等意思。

搔:挠,用手指甲轻刮:~痒。~头。隔靴~痒。古同“骚”,扰乱。

头:人身体的最上部分或动物身体的最前的部分:~骨。~脑。~脸(.头和脸;.指面貌;.指面子,体面)。~角(喻青年的气概或才华)。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:留~。剃~。物体的顶端:山~。笔~。两~尖。指事情的起点或端绪:从~儿说起。~绪。物体的残余部分:布~儿。以前,在前面的:~三天。次序在前,第一:~等。~生。首领:~子。~目。方面:他们是一~的。临,接近:~睡觉先洗脸。量词,多指牲畜:一~牛。表示约计、不定数量的词:三~五百。

急:从及从心。狭窄、紧缩。;形声。小篆字形,从心、及声。本义:狭窄。;紧,紧缩1.焦燥:~燥。着~。焦~;2、气恼,发怒:~眼;3、使着急:这件事真~人;4、匆促:~促。~功近利(急于求目前的成效和利益);5、迅速,又快又猛:~流。~进。~先锋。~风暴雨;6、迫切,要紧:~切。~诊。~事;7、严重:告~;8、对大家的事情或别人的困难尽快帮助:~人之难。

『唤起搔头急』诗句词语解释:

唤起:1、叫醒。唐杜甫《秋日夔州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》:“唤起搔头急,扶行几屐穿。”宋苏轼《有美堂暴雨》诗:“唤起謫仙泉洒面,倒倾鮫室泻琼瑰。”宋陆游《细雨》诗:“美睡常嫌鶯唤起,清愁却要酒阑回。”2、引申为使之觉醒奋起。毛泽东《渔家傲·反第一次大“围剿”》词:“唤起工农千百万,同心干,不周山下红旗乱。”3、触动;激发。巴金《春》一:“打动她的心,唤起她的热情的处所却也很多。”4、鸟名。唐韩愈《赠同游》诗:“唤起窗全曙,催归日未西。”洪兴祖注:“唤起、催归,二禽名也……催归,子规也;唤起,声如人络丝,员转清亮,偏於春晓鸣,江南谓之春唤。”明李时珍《本草纲目·禽三·伯劳》:“古有催明之鸟,名唤起者,盖即此也。”参见“报春鸟”。

搔头:1、以指甲或他物爬搔头部。《西京杂记》卷二:“武帝过李夫人,就取玉簪搔头。”唐杜甫《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》:“唤起搔头急,扶行几屐穿。”亦以形容焦急的神态。《黑籍冤魂》第七回:“只急得他乱跳,搔头摸脑,没有了法子。”赵树理《老定额》:“他看见桌上的表已经到十点四十分了,急得他一边搔头,一边拔开笔赶紧在表上填那些算好了的数字。”2、簪的别称。汉繁钦《定情诗》:“何以结相於?金薄画搔头。”唐韩愈《短灯檠歌》:“裁衣寄远泪眼暗,搔头频挑移近牀。”元张雨《东风第一枝·玉簪》词:“蜻蜓飞上搔头,依前艷香未歇。”

『唤起搔头急』古诗词出处:

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(杜甫)

野店引山泉。唤起搔头急,扶行几屐穿。两京犹薄产,四海绝随肩。幕府初交辟,郎官幸备员。瓜时犹旅寓,萍泛苦

up